這兩天,網路人氣作家女王在部落格發了<我才不是大女人主義者>(http://www.wretch.cc/blog/illyqueen/12271950)這篇文章,引發了不小的回響,目前的回應篇數已高達三百多篇。說老實話,我還滿欣賞女王的,她是獨立自主的新女性代表,然而對於她所發的這篇文章,我雖可理解她的想法,但卻對她的部分觀點心存質疑,並認為表達方式有失妥當。
首先,針對女王所說的,她認為女權已經是過去時代的事,現在還討論這些,根本就是過時又無聊。看完這些話,我真的是很羨慕女王的,必然是得生活在十分幸福的環境裡,才講得出這種話。在現在新一代的年輕女性中,有許多人已無法理解何以還要爭取女權,甚至跟著某些男性將女性主義污名化、妖魔化,可是事實上,有這樣想法的人,你/妳們讀過女權運動史嗎?你/妳們了解女性主義的真正內容嗎?你/妳們是否知曉,在現今的世界上,還有多少國家的女性依然過著飽受歧視、絲毫沒有「人權」可言的日子?甚至,你/妳們是否明瞭,現代的台灣女性之所以足以享受這般的平等與自由,是自八○年代以降,經過了多少女權運動者的極力爭取才有的成果啊!
女王認為:「一直要求男女平等的人,是打從心裡覺得自己就是活在不平等。」「如果妳不躺在別人腳下,誰可以踐踏妳?」我只能說,女王之所以可以成為女王,是其來有自的,因為不曾受過壓迫,因為可以自由地發展己身的主體性,才能成為這樣一個強勢而有自信的女人吧!只可惜,這套論調恐怕只能適用於和她一樣處於台灣上層階級,接受著自由平等教育的人們。她看不見,現今台灣社會還存在著多少對女性的歧視與束縛,愈是傳統守舊的地方就愈嚴重;她看不見,有多少女孩並不是因為作踐自己才被欺侮,她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全都只是因為她生為「女性」,她並不想要這樣的命運,或許她也曾抗爭,可是卻很難打破被踐踏的事實。而一直要求男女平等的人,並不見得是將自己當成次等人,事實上,真正將自己當成「第二性」的女人,是不可能覺醒而追求平等的。女王這句話存在著嚴重的邏輯謬誤,不平等是社會現實,而不是貶低自己的一種心態所造成的,會追求男女平等的人,並不是自我踐踏才這麼做,而是因為心裡存在著互敬互重的準則,才會決心反抗社會的不平等。
自從大學開始讀女性主義以來,發現了很多社會上對女性主義者的誤解,事實上女性主義分成很多派別,並非每種理論都是「打倒男人」的「大女人主義」,也並不是每個女性主義者都是張牙舞爪的「女巫」。在台灣早期的女權運動者,如呂秀蓮、李元貞、何春蕤等人,之所以造成大家對其強勢尖銳的印象,導因於若她們不這麼做,她們如何領導女權運動?在女性發聲如此不受重視的父系社會裡,先鋒者若不有些激進的作為,如何衝上新聞版面?如何喚醒其他人的女性意識?但我也不得不說,時至今日,當台灣的女權運動已有了這般的成就,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是宣導兩性間的相互尊重,並且,以溫和而堅定的方式。
我不得不承認,在上過的性別研究課程當中,有某幾位老師偶爾會冒出「攻擊男性」的尖銳言語,這讓我感到相當不舒服,首先,我們要推廣的該是男女平權,而不是反撲男權;再者,願意來接受「性別平等」的再教育的男性已經夠少了,拜託教授們別把這剩下的小貓兩三隻給嚇跑。最需要學習女性主義,以及看《慾望城市》和「墮胎恐嚇影片」的其實是男性,我們不斷地試圖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識,卻又未能讓男性們同步成長,反而使他們感到恐懼與害怕,到最後極盡所能地污名化女性主義,這真的是很慘的一件事情。結果現在台灣產生了這樣的奇怪現象:條件好的、「還願意」結婚的女性找不到看得上眼的男人嫁,而有些不懂/能提升自己的男性又娶不到願意嫁他的女性,只好跑去找「外籍新娘」來當他的生產機器,滋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雖然女王有些「不知民間疾苦」的言論我不是很認同,但我倒是很同意她所說的:「女人自己在經濟上要求男人的同時,自己也要要求自己。」我想女王會說這話,主要是看到了一個很普遍的情況,有許多女性在與男友的交往過程中,處處佔上風,連約會都要對方負擔所有支出,而在挑選結婚對象時,誠如女王所說,更只以經濟能力為最高評估標準,因為衷心期望婚後就讓老公養,自己可以不用工作在家當貴婦。
我自己向來有個原則是跟女王一樣的,從大學時代至今,在與眾多男性友人往來的過程當中,我從來不讓男生幫我付錢(不過第一次吃飯或對方打賭輸了必須請客不算在內),也很少收受禮物。尤其是當意識到對方可能是以追求為前提時,更不會讓他付錢,我不願意在兩人間若無善果之時,遭男方於背後謾罵至死。至於和男友之間,也是向來各付各的,我從來不曾認為男生應該幫我付飯錢,事實上,我認為在開始被「養」後,即使妳認為妳是被「寵」,但實際上你們的關係已經傾斜了、不平等了。會認為跟女生出門就是得幫女生付錢的男生,我不相信他們心裡不存在著一點大男人的心態,他們要表示的是:我有「能力」幫妳付錢,一切都靠我吧!或許他們一開始也是心存善意,但當這樣的事情做久了,妳難道不會想到,他們其實是想要妳用別的方式「回饋」他們嗎?
還記得我和現任男友交往前的第一次約會是他請我吃飯,吃飯席間他告訴我:「因為我以後還想約妳,所以我必須先告訴妳,我們以後要各付各的,我沒辦法一直支付兩個人的飯錢。」我聽到這話的第一個反應是訝異,再來則是莞爾一笑,心下是極度讚賞的,好一個誠實的男人,直接得真可愛,我還從沒遇過第一次約會就敢這樣跟我講的男生(後來他告訴我,我給他的第一印象太像千金小姐,他怕會被吃垮orz)。應該會有許多女生感到驚訝,他這樣的舉動居然是加分而不是減分,是的,我從來就沒有期望過男生養我,而我最看不起的是明明就沒錢還要裝闊的大男人。我有不少女性朋友,都很訝異我和男友間這種go douch的模式,因為她們都讓追求者或男友付錢慣了,有的甚至還會語帶炫耀的暗示,就是因為她們有這個身價,男生才願意這麼做,收的禮物愈貴重,吃的餐廳愈高級,就代表自己的行情愈好。我想我是羨慕她們的,因為我沒有福氣消受這些,若有人花了這麼多錢養我,尤其是個連男友都還不是的男人,那我一定會不安到每天晚上睡不著。還記得曾經有個高中男同學告訴我,他和女友交往時,剛開始基於禮貌他會幫女友付錢,沒想到後來等到該付錢的時候,女友每次都會自動自發地退到他身後,然後礙於男人面子他又不好意思跟女生說他不能這樣無止盡地付下去,於是他氣憤地告訴我,他居然就這樣當冤大頭養她,一直到分手為止,現在想起來自己真是個笨蛋。
我不曉得這個小故事是否能讓女性朋友們有所省思,我只是覺得,男女交往本來就應該立基於平等之上,沒有誰該為誰付錢。我還記得在《慾望城市》裡面,有一幕是莎曼珊的男友送給她一枚很漂亮的戒指,她表面裝作很高興,可是其實心裡想:「這是我很喜歡的戒指,我希望是自己買給自己,為什麼是由你來送給我呢?」我想,同樣的想法在婚姻裡一樣適用,無論如何,經濟獨立是女人「做自己」的第一步,我不認為女性婚後不用工作,成為家庭主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事實上,當妳連買雙襪子都得向另一半伸手要錢時,我不相信妳還能多有骨氣。當然,就算沒錢也很強勢的女性也大有人在,但是最好你們的感情要一直很好,若是有天妳老公跟妳吵架吵到斷絕妳的經濟來源,或者甚至離婚,我想那種感覺應該會比天垮下來還慘。
其實,無論男女,誰不想輕鬆的過日子?當女人想要釣隻金龜安穩地當貴婦的同時,男人又何嘗想要那麼辛苦?是重重的社會期待壓在他們肩頭,致使他們不得不如此啊!兩性平權,不只是解放女人,更是要解放男人,要共同支撐一個家本來就是要一起分擔經濟責任的,只是在此同時,男人啊,你們也必須要開始知道怎麼按洗衣機,怎麼拖地板,還有醬油總是放在廚房的哪個架子上了。如果你還想要懶散到每天下班回家就只是臭襪子一丟就攤在客廳看電視,而等著同樣剛下班的老婆來服侍你的話,我想有一天,等台灣社會再進步平等些,等女權再高漲些,你大概得開始等著找外籍新娘了。